十月秋意正濃 往事不堪回首
October/07/2014 Tuesday Filed in:
JOURNAL10月初,秋老虎發出攝氏35度最後輕輕幾聲炙熱嘶吼後就帶著夏天悄悄離開了,早晚不失溫和的涼意讓人頻頻想打盹。小店門口人行道上幾顆台灣欒樹的樹梢也開始由綠轉紅,提醒路人在享受天涼好個秋的同時,一年也快結束了。如小店這種成天與3C電子產品共處,與土地失去連結的城市人雖見不到農家秋收的喜悅,無法一覽秋天全貌,但也想做一些能回到記憶原點的事,提醒自己將結束的2014沒有白過。
潑水的、摔撞的、遭他處誤診的、朋友介紹的...除了台北,還有來自花蓮、台東、高雄、台南、台中、全台各地的,還有國外來自美、英、法、德、西、義、墨、日、中、港、澳的蘋果重症病患堆滿了小店的貨架和穿堂,八隻貓穿梭其間,藏身其中,每晚下班晚點名不易。於是乎,清理倉庫、改善置物和工作空間成了小店今秋的勞動重點。
2014年10月5日 秋意正濃
從十幾年前的電子產品垃圾堆中找到回憶
從倉庫清出一堆電子垃圾,現在看來一文不值,想當年卻價格不斐。早期的蘋果產品傳輸介面都採與PC不相容的獨有規格,再者,2001年以前的蘋果電腦市佔率不到2%,那時蘋果特規周邊產品比起PC同功能產品貴上3~5倍。近年從 iPod、iPhone 蘋果潮品和 USB 2.0、SATA 介面問世普及之後才開始學用電腦的7年級後段和8年級生可能聽都沒聽過 SCSI、IDE、Serial Port、Parallel Port、ADB、ADC、Firewire… 這些傳輸介面所衍生的周邊產品。睹物思情,以下就從垃圾堆中列舉幾件90年代的蘋果周邊產品,見證小店走過的歲月蹉跎。
Global Village TelePort 33.6 Fax/Modem 蘋果專用的傳真數據機 NT$3600
1996~2001 達康熱潮5年泡沫興衰(Dotcom Fever),那時還沒有ADSL,上網是靠傳真數據機經電話線撥接中華電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撥通前會聽到數據機發出一長串唧唧吱吱的噪音。那時沒有Google,撥接上網速度不到56K,龜速卻新奇到讓常人滿足,覺得名片上印有 .com 網址和 E-mail 電子郵件信箱是很高科技、很酷的事。不論是 PC or Mac,不論是筆電或桌機都沒有內建數據機,想上網須另外購買外接數據機。

1994 ,台灣PC硬體代工業還沒一股腦全都搬到大陸去。歐美日國電子品牌較高檔的、相容於蘋果的周邊有些是給新加坡、韓國、台灣代工。有時甚至可見到 Made in USA 或 Japan 的電子周邊產品。這台 Global Village Fax Modem 有附一個叫FAX STF傳真軟體,可讓人從 Mac 電腦上直接收發傳真。2004 以降,產品不論檔次高低,漸漸演變成都是中國製 Made in China。

1994~1997 連接數據機的上網的蘋果桌機 PowerMac 6100, 7100, 8100, 7200, 7300, 8500, 9500...

↓PowerMac 白殻機時代配的麥克風

Mac to PC 螢幕轉接頭 $350
1998 以前一套蘋果電腦加蘋果螢幕要價十幾二十萬。光是一台 Multiple Scan 20" 就要將近台幣8萬。有些做設計的為了省錢,想用像 Viewsonic、Decaview 之類的 PC 繪圖級螢幕取代昂貴但顏色準確的 Apple 螢幕,這時 PowerMac 主機需要一個轉接頭才能連接 PC 螢幕。當時 17" 或 20" CRT 映像管螢幕很笨重,交機時若忘了帶這小小的 Mac to PC 轉接頭就要多跑一趟。那時蘋果處於極度自閉,完全不理會 PC 的時代!使用者想要連接 PC 裝置必須購買第三方廠商出的轉接頭,有時甚至根本沒有轉接頭,無法連接;有時能連接卻沒有驅動程式,相當麻煩。

蘋果專用PCI介面卡 $4000 ~ $16000
1997 以前的硬碟容量不到2GB,比現在的USB隨身碟還小。若要擴充外接硬碟、光碟機、MO機、掃描機…只能靠SCSI介面卡,SCSI 卡又依傳輸速度快慢不同分出接頭大小 Pin 數不同的規格如 SCSI-1、SCSI-2、Fast-wide SCSI、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當時從事多媒體設計的Mac使用者,為了要在擴充硬碟的同時也能提升資料存取傳輸速度,從 PowerMac 主機內建的 SCSI-2 (20MB/s) 提升到 Ultra2 Wide SCSI (80MB/s) ,就要購買一張1萬多塊的 ATTO Ultra2 Wide SCSI Card 去串聯 Ultra2 Wide SCSI 硬碟。
↓小店從倉庫挖出十幾張各式 PCI 擴充卡,以當時售價加總達3~5萬,如今卻變成佔位置又一文不值的電子垃圾。現在想想,當時還不如去買一個紫砂壺擺著!淘汰率極快的3C產品既不保值還會讓人感到空虛!全部丟了吧!?

↓這張 ATTO SCSI卡 1997當年要價1萬多塊

FUJITSU JUMBO 640 MO ($16000)
約莫在2002光碟燒錄機和DVD光碟片普及和大幅降價之前,做出版和平面設計的客戶在買 PowerMac 蘋果桌機的同時一定會加購一台排線接頭寬寬大大的SCSI MO機,以便Quark完稿後將資料存入 640MB MO片交給印刷廠。如果你用過或知道MO機是什麼東西,就像你用過 Floppy Drive 軟碟片一樣,表示你是一位資深的蘋果使用者。現在隨便一個雲端儲存服務,起跳至少5GB免費,數位科技軟硬體汰舊換新的速度,令人不勝唏噓。
PowerBook G3 Pismo 溜溜球電源適配器
1998 當年這半透明圓形像溜溜球的電源(Power Adapter)與全黑的 PowerBook G3 匹配,令人眼睛一亮,但一陣子後,許多使用者開始抱怨它的接頭很容易斷裂。那時在一年保固內的非人為損壞斷裂的電源適配器,蘋果會給予免費更換。但自2006以後,電源適配器的接頭龜裂一律視為耗損品和人為損壞,不予保固。

2000~2005 Apple Pro Mouse
G3時代配的是黑底,G4時代配的是白底。一支$1590。使用者的反應一樣,知道它用不了多久就會變卡卡的,中看不中用。

2005 Apple Mighty Mouse

G5時代配的滑鼠是白色 Mighty Mouse,一支$1590。同樣被抱怨中看不中用,尤其是中間的灰色小圓點,創新神奇滾動軌跡球,極容易卡進灰塵。用沒幾個月,軌跡球就會神奇的滾不動。許多人看網路分享解決方法,將灰色軌跡球拆開清理灰塵就會恢復正常。是的,小店師傅也常如法炮製幫客人清軌跡球,但清完用沒一個月又會卡住。搞得許多靠滑鼠吃飯的設計師只好將它收到抽屜,另外買一支$500的羅技滑鼠來用。當然也有視覺系的果粉,堅持自己的蘋果要全身視覺一致,不管 Mighty Mouse 是不是很容易故障,仍會花$1590再買一支。

LaCie DVD±RW Drive, Design by F.A. Porsche
2000~2005 在USB 2.0尚未普及前,需要方便插拔、穩定和快速的傳輸介面,蘋果是以自家的 Firewire 400, 800 取代90年代接頭複雜的SCSI介面。但一般PC周邊廠商沒有人要做市場小價格高的 Firewire 周邊,只有像 LaCie 這專門做有設計質感的3C周邊品牌才會推出 Firewire DVD 燒錄機,外接硬碟。
這台請 Porshe 設計師操刀的 DVD 燒錄機 2003 當年要價1萬多。現在你還願意花1萬多買外接式燒錄機嗎?



更多電子廢物清理中...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一箱一箱當年捨不得丟的3C零件、周邊從倉庫架上、櫃子裡清出來。
↓ 鐵櫃裡清出一堆IDE硬碟、網路線、ATA-66, 100,133 排線、SCSI 排線、USB 1.0、Printer Port 排線...全部送給樓下資源回收的阿婆。

iPod, iPhone 問世之後周邊廢棄物有增無減

美美的蘋果終究會成為電子廢棄物
過去十幾年寒暑埋首蘋果軟硬體終端問題解決服務、拆拆裝裝麥克機塊,青春蒸發於解決百種人的蘋果售後疑難雜症,留給自己的,除了一點尚可糊口的商譽、鮪魚肚、慢性疾病,還有一堆事過境遷,既無價值又佔空間的電子廢棄物(SCSI卡、ATA排線、硬碟外接盒送你要不要?)。
平日工作每每遇到完美主義的果粉 (Apple Fans),對蘋果產品的外殼呵護備至,稍有一絲刮痕就面露懊惱,孰不知,電子裝置與錢財同屬身外之物,能在它3~5年簡短生命期間發揮該裝置的應用價值才是重點。愛物惜物卻不著像,才不會被物質外表所惑。美美的蘋果終究會成為電子廢棄物。
秋天怡人該做讓生命更有價值的小事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抓住青春的尾巴,小店師傅在光輝十月,遭數名也在認真騎車的老客人勸敗,入手了人生第一台公路車,開始在週末假日倘佯於雙北近郊山野,在流汗排毒之餘,還可一覽節氣變化,享受秋天的舒爽。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想來個單車環島吧!


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