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歹年冬厚肖郎

馬勒卡
早些年,小店只要從露台看門口人行道那幾棵台灣欒樹樹梢變金黃,早晚感覺變涼爽,即察覺秋天的到來,季節變化與農民曆記載的節氣還能相互呼應。
地球暖化影響氣候甚劇一年比一年明顯,
2016炎夏高溫炙熱,午後氣溫動輒飆到3738度,冷氣開到環保署建議最省電的26~28度,小店八隻貓仍隻隻熱到無精打采,平趴或平躺在磁磚地板上,維修師傅搬拆 iMac 時也不禁汗流浹背。從87號立秋、915號中秋、922號秋分,高溫延續到107號深秋,節氣時至寒露,涼意仍不明,早晚溫差沒早些年大,全島平地白天仍處於高溫狀態,以往中秋前後會有幾週秋高氣爽適合出遊的好天氣,今年被接踵而至的颱風莫蘭蒂、馬勒卡、梅姬給吹不見了,強風豪雨重創了花東和南部的民宅和農作物!一直炎熱到10月底,11月初,較強的東北季風吹來才把硬賴著秋天不走的秋老虎給吹走,但也突然給北台灣帶來了灰蒙濕冷天氣,最低溫下探18度。冷沒幾天,11月中,白天氣溫又回升到30度。就這麼忽冷忽熱,逼得花期在1月的山櫻花零零星星的提早開了!

台灣欒樹四季變裝秀以前是這麼演的
路邊常見的行道樹台灣欒樹,一年四季配合季節轉換變化色彩~ 嫩綠、濃蔭、繁花、盛果,適時提醒與大自然脫節的都市人節氣變化

春天,春天枝頭出嫩葉,光禿禿的枝條上冒出嫩綠新芽,讓人有大地逢春的喜悅;

夏天,夏天滿樹綠油油,樹葉茂盛顏色轉為濃綠,頂著烈陽,挺過颱風為過往的人們提供遮蔭;

秋天,中秋開滿金黃花,秋風輕輕吹落花瓣,有如黃金雨繽紛落下;深秋結成嫩紅色的蒴果;

冬天,入冬蒴果轉暗紅,膨脹成氣囊狀,像無數個小燈籠掛在樹梢。隆冬蒴果乾枯樹葉枯褐而落;

(圖一) 2016/09/27 拍攝
午後從露台望著蟾蜍山,伴隨小店
17個年頭的台灣欒樹挺過二個秋颱,悄悄開出金黃花朵,準時搭起秋天的景。
2016_fall


(圖二) 2016/10/30 拍攝
隔幾天,再從露台望去⋯ 咦!怎麼金黃色的樹梢突然全變成褐色,往年秋天的黃紅褐色演繹大約維持一個月~深秋要入冬時嫩紅,初冬蒴果乾枯轉為褐色,隆冬樹葉落盡剩光突突的樹幹挺立在寒風中?怎麼今年亂了套,秋天的黃紅色才開始一周就跳到隆冬,直接變褐色?
2016_fall_01


(圖三) 2013/09/30 拍攝 又找出2013秋天的欒樹照,確定以前從中秋到初冬,金黃到嫩紅再轉紅褐的色彩演繹可維持一個月,不像2016只維持了一周。
2013_fall


2016 天氣變得怪怪的更加明顯
記得201410月中,小店在整理倉庫時,挖出一堆過時無用的蘋果周邊、零件和介面卡,對生命週期極短的電子產品有感而發紀錄了「十月秋意正濃 往事不堪回首」,那時還不到10月中,台灣欒樹樹梢從金黃轉成嫩紅,到11月中,立冬之後,樹葉才漸漸變枯褐。(圖二) 足以證明,極端氣候讓生命力強的行道樹台灣欒樹吃足了苦頭。2016年的秋天有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
(圖四) 2014/10/07 拍攝
2014_fall

2016 同年創下暴冷暴熱的極端氣象記錄
2016
124日霸王寒流來襲,台北4度,盆地海拔500米不到的郊山下雪,半世紀未見。
2016
6月台北市連續5天高溫逾38.7度,創連續高溫天數最多歷史紀錄。
2016
910月台北不是持續35度炙熱,就是受颱風過後引進的西南氣流影響連日下雨,秋高氣爽,晴朗舒適的好天氣天數明顯減少。10月底首波東北季風突然吹來,清晨氣溫驟降到19度,帶來3~5天的溼冷後減弱,在下一波東北季風到來前,台北午後最高氣溫又立刻回升到29~30度。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引起極端氣候報導了幾十年,夏天愈來愈熱的現象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即使2016同年創下暴冷又暴熱的氣象紀錄,平時忙於生計,溫水煮青蛙的老百姓又能如何?

2016 歹年冬 厚肖郎 人也變得怪怪的
修、修、修不完的蘋果重症案件搞得八隻貓和維修師傅群們無餘力紀錄和分享工作遇到的奇人異事,這就是為何小店的部落格沉寂了好一陣子,PO臉書文的次數也連帶減少!
一提到忙,就立刻會有人說忙是好事,代表生意好。孰不知景氣低迷,世風日下,小店有苦難言⋯ 近年暴熱、暴雨、暴冷的怪天氣明顯變多,奇怪的咧,工作遇到的怪客也跟著變多!瞎忙率隨怪客帶來的怪異案件上升,時間單位成本無形中增加!
懂商業管理者皆知瞎忙不是好事!!!經百般折騰後,為維持八隻貓與工作人員身心健康,以對多數理性有品的客人提供良善服務,爾後,一旦在電話或現場互動過程中發現有類似怪人怪事行徑、動機不純者,小店會保留拒絕服務的權利。

「略懂者」與「專業者」的差異
近年坊間號稱會修蘋果的江湖術士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的是原本只會修Windows PC的工作室開始兼修蘋果;有的是原本銷售手機和配件的通信行也開始兼修蘋果!有的是從事電子、資訊相關行業工作者,幫朋友看一下賺個人情,不保證修好但主意很多;有的是正在或曾在3C賣場工作的店員為討好客戶或想賺外快,也佯裝略懂蘋果硬體維修;有的是授權經銷商在職或離職員工挾帶內神資源,挾官方招牌光環自組工作室接案;有的是3C產品玩家偏好看網路分享文自行研究DIY者,認為拆裝不是難事,何須花錢送給專業維修⋯ 但常把接頭拔斷、螺絲鎖崩牙、鎖錯位置。坊間號稱會維修蘋果的工作室的大多就是上述背景,也就是幾乎人人身旁常可遇到所謂略懂電腦的工具人。
一般完全不懂電腦的人多半為了省錢或信任因素,遇到問題時,不會先找店家,會先找身旁所謂略懂電腦的工具人幫忙~升級或重灌系統、安裝軟體、備份資料、拆換硬碟、記憶體、電池、螢幕、鍵盤、主機板、去光華跑腿買工具材料⋯
當有事沒事,就算在三更半夜也被身旁不懂電腦的親友、同學、同事叫去幫忙解決3C使用問題時 ── 略懂電腦者的工具人心裡會產生OS「我有欠你嗎?」── 這些工具人不是漸漸迴避朋友的3C問題,就是開始酌收服務費了!而這也無可厚非,時間就是金錢,誰活在世間沒有食衣住行成本?

業餘凌駕專業?
當問題複雜到不單只移除某個衝突軟體、重灌系統或拆換某個零件就能解決時,人品好的「略懂電腦的工具人=業餘者」會直接對親友或客人承認自己的不懂或不足,讓客人有機會另尋專業的解決辦法。但世風日下,小店近年常遇到人品不好的業餘者為了近利、面子或見不得店家好,遇難題沒能力解決,卻擅發射嘴砲抹煞維修專業者的職業尊嚴,造成後續接手的專業者與客人有溝通上的困擾。

向身旁比自己懂的人請教問題是人之常情。就像小店有一部開了十幾年的小貨車,某天突然發不動,修電腦的師傅也會先向略懂車的親友請教一下,簡單的就自行解決,有難度的就找信任的修車廠。到修車廠,修電腦的一樣要尊重修車的技師,畢竟隔行如隔山。

正常情況下,「略懂車子的親友=業餘者」與「修車廠的師傅=專業者」二者處於不同的業別,理當不會互相衝突。但若業餘者不懂裝懂,在背後跟「不懂者=客人」搬弄是非,挑撥客人和專業者互相信任的基礎,一件單純的維修案件就會演變成一件複雜的人性課題案件。當專業者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案,耐心解釋仍得不到客人理解和信任時,寧可放棄承作人性課題案件,請客人另尋高明。

怪客邏輯舉例()
不同意更換瀕臨故障的老舊鋰電池,亦不接受替代方案
筆電鋰電池這項損耗性零件,小店修過數以千計的 MBPMBA 主機板電源管理元件遭老舊或劣質山寨電池衝壞的案例,發現鋰電池老舊後電池芯內部易產生化學變化、氣體膨脹、控制IC故障、電壓異常等情況,會危及主機板上充放電迴路相關元件 ── 小店檢測過程一旦察覺鋰電池有異常,當然建議客人盡快更換!以免主機板才修好,取回沒多久又被狀態不可靠的老舊電池衝壞,豈不是白修!

小店師傅:「你主機板上的SMC幾個電源管理相關元件很可能就是被電壓異常的電池衝掛的!你的電池跟著筆電一起使用5年多了,就一件消耗品而言算是很老舊了。」

客人卻說:「我朋友說電池還是好的,還能充電可以不要更換嗎?」 轉身去滑手機問藏鏡人朋友。

朋友嘴砲:「八隻貓他們怎麼報你這麼貴?換個電池要3千?網路上不用2千就可買到!」

小店師傅:「出奇便宜的電池多出自山寨小廠,其電池芯、IC控制元件的品質和相容性堪憂,常遇到剛裝上時似乎可用,過不久就會產生異常現象,輕者導致筆電發燙、不定時自動關機,重者短路燒壞主機板元件或電源適配器。小店銷售的電池出自品牌代工大廠,每批電池一到貨,小店會先用儀器測試再裝到實機試用確認充放穩定正常才敢出售!小店費力修好的主機板,也提供3個月修後保固,當然不希望才修好主機板就被品質有疑慮的山寨電池衝壞。再者,相較於蘋果原廠鋰離子電池一顆報價動輒6,7千以上(還不一定有現貨),小店銷售的電池是從業多年經驗的識貨嚴選,相對一點也不貴。」

朋友嘴砲:「你電池還能用,我用工具程式查過它的循環次數不到400次,健康程度應該還有八成新。八隻貓為什麼要叫你換電池?不要換,請他們幫你把原來的舊電池裝回去吧!」

小店師傅:「你的 MacBook Pro 2011 使用至今2016年末已超過5年,雖然還能充放電,但電錶測試電池管理原件,電壓不穩,連帶會引起主機板異常發熱,開機用沒幾分鐘操作速度就變很緩慢,而且電量掉得很快,撐不到1小時。建議更換是為了預防您筆電取回不久後又因電池本身變數引發更嚴重的故障造成更多的損失。現在電池還沒裝回去,單插電開機使用,過熱、異常緩慢的問題就不存在,這不已證明了舊電池有疑慮了嗎?」

客人仍帶著懷疑說:「可是我朋友說我的電池充放電正常,循環次數不到400次,健康程度還有八成新為什麼一定要更換?」心裡OS ── 「他們叫我換電池只是想多賺錢」

小店師傅:「任何消費性電子電氣產品所裝的各類型電池都是損耗品,都有一定使用年限吧!為何您認為唯獨蘋果這品牌的鋰電池用了5年多還會有八成新呢?已使用5年多的筆電,若拿去二手拍賣還能說它是八成新嗎?機齡5年多的筆電連四成新都稱不上了,為何唯獨裝在蘋果筆電的鋰電池用了5年多還稱有八成新呢???更何況它是損耗品。循環次數只是一個參考值,不能全然反應硬體內部老化的質變。就算全新電池擺在倉庫一年沒拆封使用,循環次數0,也會膨脹故障,這就叫庫存耗損。」

師傅又說:「況且我只是建議更換,沒有一定要你更換的意思!如果您手頭一時不方便,可暫時先將狀態不可靠的舊電池取下,預防它帶來突發變數。插著電源依然可使用,只是要先關機才能移動,跟桌機一樣,有小小的不方便,但還是能用。」

客人卻說:「也有可能是你們主機板沒修好,並不能證明我的電池有問題。我還是想裝回去!」一句話抹煞掉10幾年的專業尊嚴。

小店師傅:「你的主機板原本是不開機、毫無反應,修復後,經過好幾天的實際使用壓力測試,裝上我們的電池測試使用毫無異常;一旦裝回你的舊電池,你送修時提及的異常情況發熱、異常緩慢就會出現。」

例(一)小結:
此例就此打住,其實整段對話相當冗長,相當浪費彼此寶貴時間。上述只是舉例所遇到怪客怪邏輯的其中一種,2014以前,不講理的怪客怪邏輯極為罕見,這一方面可能跟人口與社會經濟結構改變有連帶關係,另一方面也因這2年有很多半調子投入維修這行,慣用免費檢測、賤價搶客,遇到無法解決的案件就唬爛,搞得市場草木皆兵,價值觀錯亂,劣幣驅逐良幣。

(圖說:維修師傅為確保主機板修後穩定性,除了儀器測試,最後會使用實機壓力測試,同時多跑幾個程式觀察有無異常,確認無誤才會通知客人取件。往往一抬頭就夜深了,只剩忠實的貓同事相伴。儘管從業達15年,秉持自我要求和榮譽感,蘋果維修台數破萬,仍常被動機不明的陌生怪客「也有可能是你們主機板沒修好,並不能證明我的電池有問題。我還是想裝回去!」一句話刺到內心淌血。
little_gus_repair


圖說:為何一定要見到電池產生戲劇化的膨脹,才願意接受電池故障或瀕臨故障的事實?難怪2012以後,蘋果乾脆設計把電池黏死在MBPR機殻上,一般人想換自己也困難。
bat_bulged


怪邏輯舉例()
筆電不能充電堅稱只是鋰電池故障
與例(一)完全相反的怪邏輯,也常遇到主機板上充電迴路元件故障以至電源適配器的電充不進鋰電池,但還有電的鋰電池可以供電到筆電。小店拆機取出鋰電池單獨測試過,發現鋰電池本身充放電正常。又對主機板進行測試,發現充電迴路上有若干元件短路,也就是主機板故障。

小店師傅:「我們測出你MBP筆電不能充電是主機板充電迴路有問題,也就是主機板故障。單獨測試過鋰電池是OK的!你這台MBP 2012機齡使用到現在已4年多了,想要修主機板嗎,還是想換新機?」

客人卻說:「我朋友跟我說不能充電應該是鋰電池有問題,他說既然還能開機使用就不是主機板的問題!請問你們換電池多少錢?」

小店師傅心裡的OS:「又是一個便宜怪咖!寧可相信半調子朋友卻不相信我這顆已從業15年、蘋果維修經驗近萬台的專業者!」
小店師傅:「我將你的鋰電池移裝到我的筆電上,結果充放電正常,也有將我的新電池放到你的MBP上試用,結果依然不能充電,這個很簡單的交叉測試邏輯足以證明你的主機板有問題。我寧願你只是電池壞,醬子換上一顆新電池加測試10分鐘不就解決一台了嗎?還有很多台等著我修啊,何須多言?

客人卻說:「你覺得這台還值得修嗎?我覺得修主機板有一點貴,修完會不會很快又會壞掉?」

小店師傅心裡的OS:「那何不就叫你朋友去買一顆新電池幫你換上就好!就是因為你們對自己的判斷沒把握,也知道電池(屬消耗品)買了不給退,才跑來我這裡測試不是嗎?」

小店師傅:「我只能說每個人對同一物品的使用需求和價值觀不同,你這台MBP還沒舊到跑不動新版的OS系統,但考量舊電腦的必然性耗損,主機板維修後還需更換鋰電池、充電器(PowerAdapter)、升級SSD固態碟提升讀寫速度跟上新系統的需求...維修+耗損品更換+升級一共要花1萬多,比購買一台最低階全新要價4萬多的MBPR至少省下近3萬塊,這樣花1萬多再延用2年的打算,留給你自己評估值不值得,你的使用需求和價值觀只有你自己知道。至於你擔心主機板維修後可不可靠,負責的專業者最不願做不可靠的事,因為後續一修再修是相當耗時間精力的,若無八成以上把握,是不會建議你維修的,再者,主機板修好後還會裝上主機實際使用壓力測試,確認OK才會交給你,並對主機板上維修的元件提供1~3個月的修後保固。」

通常話說到這裡會分出3種類型的客人~
類型一. , 那就修吧! 幫我算一下連升級SSD要多少錢?
類型二. 算了,我還是去買新的好了。
類型三. 我覺得修主機板有點貴還是就先醬子用就好了!醬子還要收檢測費嗎?你充電迴路是修什麼地方啊,是不是你文章上說的電源管理晶片,你可以跟我說我是哪一顆嗎...?

例二小結:
就此打住,怪客怪邏輯在類型三出現了!不願維修還執意要打探維修細節。


怪客不乏是同業假扮
常遇到同行將自己搞不定的案件送來小店卻不明說,溝通時假鬼假怪,有意無意透露自己或有略懂蘋果維修的朋友,直咬不開機就是某個零件故障 ── 「這應該是排線壞了,換排線多少錢?」、「不能充電應該是電池壞了,換電池多少錢」⋯ 但當小店問及使用背景,他卻面露遲疑,或突然說這電腦不是我的...

店問:「請問這台Mac多半做那些用途?用什麼程式居多?資料是否已備份?可不可重灌系統?之前有沒有其他維修經驗?」
客答:「其實這台不是我的,我只是幫朋友送修,我去問他再跟你說」緊接著開始問一些技術問題:「某個零件是不是常常壞啊?」「你們保養會做什麼,怎麼算啊?」「你們零件都從哪裡進的啊?」

好笑又惱人的是,這些略懂電腦的個體戶、工作室幾乎都看過八隻貓部落格的維修案例分享文,斷章取義取經回去就擺張桌子做生意。遇到困難案件就把小店當成蘋果維修百寶箱,扮客來電或來店問問題,期待免檢測就直接得到肯定的答案和報價供其定價參考。最鮮明的例子是曾遇過一位先生來取件時忘記自己的名字,當場露餡,但技術問題卻接二連三問不停,經查這個虛擬的名字已由不同人來本店送修不同台電腦好幾次!

坦白從寬 抗拒從嚴

又沒空寫了,待續...
圖說:先研究一下單車騎行路線,好將堆積一周的工作壓力釋放。
Cocoa_IMG_9150